篮球弹响、球拍交错、飞镖入靶,市民们在一个个互动区里切换角色:初学者、挑战者、体验官……日前在洛克公园SSR运动娱乐中心(光大会展中心店),2025年徐汇市民体育节体育宣传周嘉年华活动,点燃申城夏日健身热潮。活动现场向全民健身市民代表颁发“健身体验证书”,篮球运动员邓林峰与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刘蓉受聘“全民健身体验大使”。现场既有篮球、羽毛球等传统项目,也安排匹克球、保龄球、飞镖等新兴体验区,氛围热烈而亲民。
把“热闹的一周”转化为“常态的一年”,关键在公共服务的密度与质量。今年以来,徐汇借势“体育宣传周”,把惠民举措落到更细处。开幕式上,区体育局与街镇一起向长者运动健康之家(康健馆)、岩时攀岩西岸中心、漕河泾街道社区市民健身中心、田林体育俱乐部等颁发“上海体育消费券优秀合作场馆”证书,叠加全市体育消费节政策,进一步扩大“可用券”的场馆供给,让市民“愿意去”“用得上”“负担轻”。
空间供给同样在持续“上新”。据活动发布信息,徐汇上半年完成23个社区益智健身苑点的适老化改造,新添3条健身步道与6片运动球场;位于西岸的“乐动力西岸传媒港都市运动中心”已建成开放,南部医疗中心体育馆等项目稳步推进。
“离我更近”的感觉,在城市更新的细微处最直观。新近启用的西岸传媒港都市运动中心,嵌入园区商业与地铁枢纽,约3000平方米的综合运动空间辐射周边上百家企业员工与社区居民,成为“白领下班即运动”的便利选择。另一侧,徐家汇体育公园以“还场于民、体育惠民”为理念,全天候开放。去年“全民健身日”当天两座场馆免费开放吸引4700余人次,2024年全年累计接待逾500万人次,说明高品质公共场馆一旦融入城市步行网络,市民的参与热情会自发涌动。
老年人的身影也在这张“运动地图”上被充分看见。2021年,首批“长者运动健康之家”在徐汇区康健街道揭牌,围绕体质测试、慢病运动干预、康复训练与科学指导打造“一站式”运动康养空间。如今这种“体医养”融合的徐汇样本已在全市复制推广,累计建成点位数持续增长,让更多长者“动有所乐、动有所依”。
科学服务的触角也在延伸。今年4月至6月,徐汇开展第六次国民体质监测,按样本要求在10个点位组织幼儿、成年人、老年人分批测评,测试后提供体质报告和个性化运动建议。这种“测—评—训—赛”的闭环,正成为基层公共体育服务的标配。
亿融配资-炒股配资平台股票配资门户-民间配资盘-查配资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